從台灣回來後,小兄妹對語言開始產生興趣,終於有意願跟著大人學習發音和說話了。
他們兄妹倆的語言發展落後是不爭的事實,雖然本地和台灣的醫生認為雙語是原因之一,但除此外,仍然明顯落後一般同齡小孩,本地醫生認為不需過度緊張,只要聽力正常,也不是自閉兒或其他問題,他們遲早要開口(他的小女兒三歲了連Daddy都不會說,但一開口就是整個完整句子);台灣的醫生則建議,不妨多與其他大一兩歲小孩接觸,多一點互動,應該會有進步(張醫生的比喻很有趣但也寫實,她說小兄妹的互動像演默劇,許多雙胞胎說的話旁人聽不懂,只有互相懂,但我家的很安靜,多以眼神和行動來表達)。不過我考量年紀小開始去托兒所容易生病,且目前仍沒找到中意的地方,也就暫時不考慮了。
幸好,回來關島後,小孩忽然開始想說話了,尤其是哥哥,雖然多半是鸚鵡式的學習,已讓我們大為驚喜!閒來無事時也會自編,像把Da Da變成"阿達"(說得好,你老爸的確很阿達),馬媽變成阿媽(注意,不是阿嬤哦!),還有阿爸這種聽來像台語的叫法等。想來好玩,要他乾脆喊我阿母算了,無奈小子一聽到阿母就咯咯大笑,說什麼都不肯喊,連同妹妹也被感染,把"阿母"當成笑話一樣,聽到就大笑,真奇怪!隔天,好奇他會不會願意喊阿娘,回家試試看,沒想到他真的照喊,只是音調有點上揚,像外國人的發音,但至少沒有像對阿母的態度,搞不懂小腦袋瓜在想什麼。
哥哥的進步挺快,不再只跟著我們說話,已經學會也能運用了,看到冒煙的東西,或是我說:"小心,燙燙哦!"時,就會自動說HOT,見到月亮會說MOON,洗泡泡澡會說BUBBLE,撒嬌要我抱時會伸長手喊:"抱抱!";嘴饞想要安慰奶時會說:"馬媽ㄋㄟㄋㄟ",然後坐在我腿上滿意的吸著奶;見到電視裏的年輕女士會說阿姨;拿著鑰匙邊喊KEY準備開門;見到他最有興趣的車子時會大聲喊:CAR,只不過那個"卡"音實在太重,根本像在清喉嚨一樣,很好玩!一般兩歲的孩子,或是更小的可能早就說很多單字或者簡單的句子了,可是我的小乖寶,現在才說這些單字,已經讓我很欣慰,至少確定他沒有聽力問題,現在才是他想開口的時候吧!他的小腦袋,在過去這段時間沒有罷工,大概是在做整理和翻譯的工作,因此我一說中文,他就譯成英文?
而原本落後更多的妹妺,現在也跟哥哥學習了大部份的字,除了馬媽ㄋㄟㄋㄟ外,因為她早就戒母奶了,對馬媽ㄋㄟㄋㄟ沒興趣啦!兩人終於也較常講起火星話。我只期望在哥哥帶動下,她也能跟著成長,兩人別再演默劇或用眼神溝通,即使說著大人不懂的火星話也沒關係,只要他們繼續開口說話,語彙終會有進步吧!
之前有朋友自豪小孩很早就會說話,頻頻關切小兄妹的語言能力,弄得我也不免擔心起來;也有人叫我別煩惱,每個小孩的發展不同,他們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時刻表。也是,像他們學走路時也一樣,過了一歲才會走,當時好怕是否有問題。聽阿嬤說我滿一歲時會說話也同時會走路,可是,我的語言和走路能力也沒比別人優秀呀!所以,看到他們現在的進展,我終於可以放下心上的石頭,而且,他們聽得懂雙語,已經夠棒了,應該要好好鼓勵才對,是不?
請這兩位說話有進步的小朋友站出來,大家給他們拍拍手!不過兩小也不要太得意,要繼續努力學習喔!DADA和馬媽給你們加油!